小河中心幼儿园东六园区2023—2024年第一学期班级安全教案
大班级组
2023年9月—2024年1月安全课程安排 | ||
月 份 | 班级 | 活动课程 |
9月 | 大班 | 《不私⾃离园》 |
《安全用电》 | ||
10月 | 大班 | 《交通标志》 |
《爸爸妈妈不在家》 | ||
11月 | 大班 | 《不到危险的地方玩》 |
《了不起的消防员 》 | ||
12月 | 大班 | 《了解安全知识远离危险》 |
《防烫防火》 | ||
1月 | 大班 | 《生活中的安全卫士》 |
《可怕的火》 |
9月:
《不私⾃离园》
活动⽬标
1、知道不应该私⾃离园,了解私⾃离园可能产⽣的危险。
2、能够理解并遵守幼⼉园安全规则,为了⾃⾝安全不私⾃离园。
3、体会私⾃离园的后果以及家长和教师焦虑的⼼情。
活动准备:教学挂图
活动过程:
1、活动导⼊:观看教学挂图
教师出⽰挂图,并提问:
(1)仔细看图,看看⼩朋友在做什么?
(2) 有意个⼩朋友正往幼⼉园门⼝⾛呢,他要做什么?
2、活动展开:观看情景剧表演
(1)教师:刚才我们看到⼀个⼩朋友尧⾃⼰偷偷地离开幼⼉园,你们觉得他做得对不对?如果他溜
出幼⼉园,可能会发⽣什呢?让我们⼀起来看看吧。
(2)教师表演情景剧表演《⽪⽪留出幼⼉园》,表现私⾃离园可能产⽣的危险。
①情景剧表演:配班教师扮演男孩⽪⽪,留出幼⼉园⼤门,主班教师扮演⼈贩⼦。
配班教师扮演⼈贩⼦。
表演内容:
教师旁⽩:⼀天,⽪⽪趁⽼师不注意,偷偷地溜出了幼⼉园门⼝。
⽪⽪:哈哈,溜出幼⼉园真开⼼!可是车这么多,那路这么宽,我怎么过去呢?⼈贩⼦(在旁边观察
了⽪⽪好⼀会⼉):⼩朋友,我带你过马路去⼀个好玩⼉的地⽅吧!(⽪⽪不假思索地跟着⼈贩⼦过了马
路。⼈贩⼦给了⽪⽪⼀颗糖,⽪⽪吃了之后晕倒了,⼈贩⼦把他带⾛了,⼈贩⼦把他带⾛了。
②教师:⽪⽪溜出幼⼉园以后发⽣了什么事呢?
3、活动展开:讨论私⾃离园的危险性
(1)讨论:如果私⾃离园,还会有那些危险?
①教师:除了可能碰到的坏⼈,私⾃离园还可能产⽣哪些危险?
②教师⼩结:⼩朋友还没有保护⾃⼰的能⼒,如果⾃⼰偷偷地离开幼⼉园,可能会遇到紧急情
况,⼜没有⼈知道,时分成未见得,⽐如有可能被车撞伤、被⼈贩⼦拐卖或者迷路等。所以,为了我
们⾃⼰的安全, 不能私⾃离开幼⼉园。
(2)讨论:如果私⾃离园,爸爸妈妈和⽼师会怎样?
①教师:请⼩朋友想⼀想,如果你偷偷地离开幼⼉园,爸爸妈妈和⽼师会怎么想,会怎么办?
②引导幼⼉展开讨论,体会亲⼈和教师对⾃⼰的关爱以及⾃⼰⾛丢后他们的⼼情。
③教师⼩结:⼩朋友刚才说的都很好。如果你从幼⼉园跑丢了,爸爸妈妈和⽼师都会⾮常着急,
会⾮常担⼼你的安全,会⾮常伤⼼,会报警,或者到处找你,没有办法安⼼⼯作,⽼师就顾不上班⾥
的`其他⼩朋友。总之,会产⽣很⼤的混乱。
4、活动总结:不应私⾃离园
(1)教师:请⼤家仔细想⼀想,我们应不应该私⾃离开?(通过讨论:引发幼⼉的安全意识)
(2)教师总结:虽然幼⼉园外⾯有很多有趣的东西,但也有很多⾮常危险地事情。⼩朋友在幼⼉园
有事要跟⽼师说,不能⾃⼰偷偷地离开幼⼉园,不然会让关⼼你的爸爸妈妈和⽼师⾮常担⼼和伤⼼
的。
5、活动延伸:表演情景剧
请幼⼉分组讲述幼⼉⽤书上的故事内容,然后分⾓⾊进⾏进⾏情景表演。
《安全用电》
活动目标:
1、了解常用的家用电器的名称、用途。
2、通过迁移生活经验,共同讨论,获得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的粗浅知识。
3、活动中能积极表述自己的意见,并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述。
活动准备:
家用电器的图片:电视机、电冰箱、微波炉、洗衣机、热水器、取暖器、电脑等等,幼儿用书人手一册、投影仪。
活动过程:
一、师逐一出示各种家电图片,引起幼儿兴趣。
师指导语:“这是什么?”“它们有什么用处?它们怎样才能工作?”
小结:这些东西小朋友家里经常会用到,它们都要有电才能工作,所以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:“家用电器”。
二、谈话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,交流使用家用电器的方法、步骤。
师指导语:“你们用过哪些家用电器?你是怎么做的?”
“使用家用电器首先要做什么?接通电源时应该注意什么才是安全的?”(幼儿自由讲述交流,重点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插电方法。)
小结强调:将插头插在插座里使电器接通电源,但是插插头时要注意手不能碰到铜片,更不能将手指伸进插孔里。
三、判断幼儿用书上行为的正误进行辨析,组织幼儿讨论使用各种家用电器的注意事项,共同获知安全用电的常识。
师指导语:“使用家电视时,除了插插头要小心以外,还要注意些什么呢?”
“一起来看看图上的小朋友他们是怎么做的?他们做的对不对?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说说为什么?”
1、幼儿自主观察图上情境,进行判断评析。
2、投影仪投放幼儿用书上各种情境,组织幼儿集体点评加深印象。
3、小结巩固使用家电的注意事项,加强安全教育。
四、延伸拓展:
播放网上安全用电方面的视频片断,加深幼儿对用电安全的认识和重视。
10月:
《交通标志》
活动目标:
1、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,知道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;
2、了解标志的作用和特征;
3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,激发幼儿对交通标志的兴趣。
4、激发幼儿的想象创造标志,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。
5、使幼儿学会按标志行动。
活动准备:
1、准备各种交通标志图片、书籍若干。
2、准备自制标志所需要的各种材料。
3、小老鼠布偶一个
活动过程:
一、故事导入:
师:小朋友,今天早上有个小动物委托我们帮他一个忙。到底是谁呢?它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呢?我们快一起来看看吧!(师出示布偶表演情景戏)师:前几天小老鼠舒克新买了一辆小汽车,这不今天早上它就开着它的小车来我们威海游玩,但是一进城,它发现我们的马路上到处有着很多它不认识的标志,这些标志它从来没有看见过,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,所以它不敢开车进城,只好来请教我们小朋友了!
二、认识交通标志
师:瞧!小老鼠舒克把这些交通标志都给画了下来,我们快一起来看看它们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吧!
(师出示各种交通标志的图片,请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,试着说出这些分别是什么标志,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)师:刚才小朋友都说出这些标志的意义,那到底说的对不对呢?慕老师来告诉你吧!(师详细讲解每个交通标志的名称及意义)游戏--我指你说:(教师可指出标志图片,让幼儿说出标志名称及含义,以让幼儿巩固复习)
三、交通标志作用大师: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很多交通工具的意义,那小朋友你们想象一下,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了这些交通标志,那会变成什么样子呢?(幼儿自由想象回答)师小结:交通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,如果没有了交通标志,那马路上的车就会随意乱行,没有规则,互不谦让,很容易引起车祸;如果没有交通标志人们就不知道什么是停车场,那车辆就会随意停放,这对我们的行走和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;如果没有了交通工具,上班的时候马路就会混乱,这样会影响人们的工作的等等,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交通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;是缺一不可的,我们都应该认真的去执行这些交通标志所表达的含义,做一名优秀的交通小标兵。
四、我是小小设计师
1、师:小朋友,刚才舒克说,它现在可全都明白了这些交通标志的意义了,它说谢谢小天使班的小朋友,我现在要开着车到我们幼儿园来参观呢!你们高兴吗?可是啊,对于我们幼儿园舒克一点也不熟悉,每个教室每个房间它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的?所以我想我们今天就来当一次小小设计师,为我们的幼儿园设计出一些标志来,就象交通标志一样,让舒克一来,看到这些标志就知道这些地方是干什么的。如:我们可以在我们睡觉的地方设计一个睡觉的标志,比如画一幅图片也可以加上要求(嘘!安静,大家在睡觉呢!)再比如说可以在我们洗手的水龙头那里设计一个标志,如:用水龙头的时候要开小一点,用完以后要记住关掉,不要浪费水资源等等)
2、幼儿寻找设计目标师:小朋友,现在你就出去找找我们教室或者是幼儿园哪些地方需要标志?(幼儿寻找,师可跟随指引)
3、幼儿为幼儿园设计标志并制作出来(幼儿自己动手操作,师巡回指导,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要重点指引)
4、标志粘贴师幼共同将幼儿自制的标志贴在适合的场所,并让设计者向其他幼儿讲述其意义。
五、活动延伸
可请小、中班幼儿参观展示并为他们讲解其标志的意义,也可放学后让幼儿带领自己的父母去参观设计的标志。
《爸爸妈妈不在家》
活动目标:
1、让幼儿知道哪些事情是危险的不能做的,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能保护好自己。
2、教幼儿知道紧急情况下可拨打求救电话,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。
活动准备:
图片:陌生人来了;请一位小朋友不认识的陌生阿姨;情境表演:爸爸妈妈不在家;刀具、打火机、火柴、插座、药瓶等实物。
活动过程:
一、 引入课题:诱骗幼儿出走。
1、请一位小朋友不认识的阿姨来扮成陌生人,设法诱骗几名幼儿出走,如让幼儿带路去他家或带幼儿出去吃饭等。
2、根据个别幼儿的反应展开讨论:他们的做法对不对?为什么?
3、老师小结:在公共场所不能告诉陌生人家里的电话、家庭住址、父母的工作单位等等,更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,或接受陌生人送的东西。
二、 观察图片:不跟陌生人走。
1、出示图片,引导幼儿观察`。
提问:这个小朋友在什么地方?他在干什么?窗外是什么人,他们可能在说些什么?
2、告诉幼儿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,不能让陌生人进家门,也不能接受陌生人的任何东西,并知道要礼貌谢绝。
3、老师扮陌生人和幼儿表演“爸爸妈妈不在家”,提醒幼儿注意礼貌谢绝。
4、讨论:假如陌生人强行砸门试图闯进家里,你该怎么办?(可以拨打110求救电话,要说清楚你家的详细地址。)
三、观看情境表演:爸爸妈妈不在家。
1、讨论:他们在干什么?这样的做法安全吗?为什么?小朋友一个人独自在家时,还有哪些是小朋友不能做的危险的事情?
2、电线、插座、燃气灶、刀具、药、打火机等等都不能乱动;不能站在凳子上把头伸向窗外或爬上窗台;
11月:
《不到危险的地方玩》
活动目标:
1、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险,不能去玩耍。
2、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。
3、增强安全意识,克制自己的好奇心,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。
活动准备:
1、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。
2、一张对开大白纸(固定在黑板上)和一盒水彩笔。
活动过程:
1、活动导入:谈话活动。
(1)教师:假期的时候,小朋友可以到很多地方玩。但是,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十分危险,是小朋友不能去玩耍的。你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险,不能去玩耍吗?
(2)幼儿自由发言并讨论,教师在黑板上的大白纸上用图夹文方式记录大家都同意的几点。
(3)教师小结幼儿所讲的内容。
教师:刚才小朋友们说出了很多不适合玩耍的地方,还有哪些地方不能去玩耍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。
2、活动展开:观看教学挂图。
(1)教师出示教学挂图,引导幼儿理解第一幅图的内容,即建筑工地危险,不能去玩耍。
①教师:小倒霉去哪里了?发生了什么事?为什么不能到建筑工地玩儿呢?
②幼儿观察描述并回答问题。
③教师小结:建筑工地上都是沙子、水泥、钢筋、石子等建筑材料,不小心会被撞伤、砸伤。各种运输车辆出入工地,不小心也会被撞伤。建筑工地经常有高空吊物,滚落的材料会砸伤人。新建的建筑物未安装楼梯、门、窗等,如果进入其中可能会发生从高处跌落的危险。因此,建筑工地非常危险,不能去玩耍。
(2)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第二幅图的内容,即停车场危险,不能去玩耍。
①教师:小倒霉又到哪里玩了?发生了什么事?停车场有什么危险?为什么不能去那里玩儿?
②幼儿观察描述,讨论后回答。
③ 教师小结:停车场里随时都有汽车驶进驶出,小朋友去那里玩儿很容易被车撞伤,而且停车场里汽车很多,驶进驶出时都会排放废气,里面含有铅,会引起小朋友铅中毒,影响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,因此不可以去玩耍。
(3)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第三幅图的内容,即仓库危险,不能去玩耍。
①教师:小倒霉到哪里玩儿了,发生了什么危险?仓库里有什么危险?为什么不能去那里玩儿?
②幼儿观察描述,讨论后回答。
③教师小结:仓库里会堆放很多的货物、箱子。如果堆放得不牢固,或者堆放得比较高,容易滑落,小朋友可能会被砸伤。还有些仓库可能堆放了危险物品,比如有毒的化工材料,会释放出毒气,导致人过敏或生病。因此,不能去仓库玩耍。
(4)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第四幅图的内容,即废弃的场所危险,不能去玩耍。
①教师:小倒霉最后到哪里玩儿了?发生了什么?这里有什么危险?为什么不能去玩儿?
②幼儿观察描述并回答问题。
③教师小结:废弃的矿洞里,有很多滑落堆积的小石块,会掉落砸伤人,还有可能会有很深的积水,很危险。被废弃不用的厂房、煤窑也有很多危险,比如建筑物不牢固会发生坍塌,人会被掩埋在里面,非常危险。所以,被废弃的场所千万不可以去玩耍。
(5)请幼儿整体阅读幼儿用书第22~23页内容,引导幼儿克制好奇心,不去危险地方玩耍。
教师小结补充:除了以上的地方存在危险、不能去玩耍以外,还有很多地点很危险,不能去玩儿,比如山洞、地洞、神秘地道等。去那里可能会被卡住,还可能遇到蛇等危险动物,或者有很深的积水。小朋友不能因为好奇盲目进入,不然会发生危险。
3、活动总结:综合前面幼儿讨论的注意事项和幼儿用书的注意事项。
(1)教师:刚才我们了解了书上所讲的一些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的地方,他们是建筑工地、停车场、仓库和废弃的场所。我们再来看看一开始大家讨论的,把没有的内容补充上去吧。
(2)引导幼儿对照一开始讨论的内容,将缺少的内容补充到黑板上的白纸上,形成的安全规则图可用于区角张贴。
4、活动延伸:表演小倒霉的故事。
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幼儿用书内容进行创编,并分组讲述和表演。
《了不起的消防员》
活动目标:
1、幼儿了解基本的防火、救火常识,增强幼儿的防火意识。
2、指导幼儿练习钻的动作,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,并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。
活动准备:
1、消防员的照片,消防录像
2、消防员救火图片一幅,场景布置'家禽、家畜、野兽'的家(包括字卡),
3、钻洞四个,平衡木四条,'哭声、电话铃声、消防车声'录音磁带。
活动过程:
一、交流收集的照片,引导幼儿回想消防员了不起的地方,引起兴趣。
二、探索消防员的工作与人们的关系
1、 观看录像。
2、 讨论
(1)为什么会起火?
(2)如果你是消防员,你会怎么救火?
(3)消防员是怎么做的?
3、再次观看录像
(1) 说说你们怕不怕火?为什么?
(2) 消防员怕不怕火?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?
4、小结
三、游戏'小小消防员'
1、警报声响,师:动物王国发生火灾,需要大家去帮忙救火。
引入活动,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。
讨论:怎样将小动物救出来?
2、出示图片,让幼儿了解基本的救火常识。
教师演示用'水'救'火'(用字卡演示),讨论:除了水,还能用什么救火?
3、游戏:小小消防员
(1)、交待角色:师'变'成消防队长,幼儿变成消防队员。快速戴好消防标记。
(2)、队长交待任务及要求:钻过山洞,走过独木桥,到附近的小河找'水'救'火',每个消防队员每次救出一个小动物。
(3)、消防队员开始行动,消防队长指挥消防队员用最快的速度扑灭大火,救出小动物。
教师注意指导幼儿练习钻的动作,在反复的来回跑动中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。
(4)、将救出的小动物送回家:幼儿认读动物名称,并按家禽、家畜、野兽将小动物进行分类,并送回相应家中。
(5)、进行第二次游戏,再次复习认读相应汉字,并练习钻的动作。
听到小动物的'哭声',消防员再次进入火灾点,救出小动物,并送小动物回家。
(6)、消防队长小结活动,评价消防队员今天的表现。
12月:
《了解安全知识远离危险》
活动目标:
1、有初步的安全意识,认识并了解标志含义和作用, 热爱生活关心身边事物。
2、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。
3、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4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,不做“禁止”的事。
5、探索、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。
活动准备:
幼儿操作材料、彩色笔若干、安全标志图片
活动过程:
一、 故事导入:《兔宝宝回家》--兔宝宝在路中看到很多标志,全部认出标志才能安全到家。
二、 看图说话:
1、教师逐一展示安全标志,大声说出名称和意义。
2、提问,通过图形对比,幼儿较容易识别图标并说出名称。
3、标志溢出多:在幼稚指导下幼儿说一说标志会出现在那些地方。
三、 标志回家: 幼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,找出潜在的安全场所,贴上标志提醒幼儿远离这些地方。
动手动脑: 引导幼儿在操作材料中给标志涂上醒目颜色,并展示和说出自己的标志含义。
四、 教师做结束语,小小标志益处多 注意安全真快乐
《防烫防火》
设计背景 :
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年幼的小朋友,由于家长看管不周和自身对开水或火而导致烫伤和烧伤。设计这个教学活动是想让幼儿对防烫防火有所认识,减少伤害。
活动目标 :
1、了解开水的温度,了解大火的威力。
2、通过活动,了解防烫防火的基础知识。
3、增加自我保护意识。
4、探索、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。
5、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。
活动准备 :
一锅开水,一烧着的木炭,两只小老鼠。
活动过程:
1、通过教师的提问,使学生初步了解开水和火的危害。
①谁来说说开水有什么特征?
②谁来说说火有什么特点?
③老师小结:开水和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,是我们的好朋友,但也要注意安全使用它们。
2、演示教学
①把一只老鼠扔到开水锅里后,给幼儿看看结果。
②再把另一老鼠扔到烧着木炭盆里,又让幼儿观看结果。
3、组织幼儿讨论
①如果烫伤或烧伤了怎么办?
②出示相关图片,让幼儿注意安全。
1月:
《生活中的安全卫士》
活动目标:
1、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识;
2、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。
活动准备:
1、课件;
2、实物:鞭炮、气球
3、录音机、图片、方向盘
活动过程:
1、导入活动,激发兴趣。
今天,大班哥哥姐姐到我们这来玩,看!他们在干什么?
(大班幼儿表演放鞭炮不小心炸伤手的事情)
老师问:大班哥哥姐姐这样做安全吗?为什么?我们能不能这样做?
2、观看录像,讨论娃娃丫丫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,哪些是错误的。
“娃娃、丫丫的妈妈不在家,他们做了许多不安全的事,请小朋友仔细看,他们做了哪此错事,这样做好不好,为什么?我们应该怎样去做?”
①不能戴大人的眼镜;不能玩煤气;不能玩插头;不能玩刀.
②手破了不能用脏抹布擦;不能乱吃药;喝水前要试试水温;不能用手捡碎玻璃.
③不能在看电视时离电视太近;不能给陌生人开门;不能玩锤子;不能乱掏耳朵、眼、鼻.
3、平时在幼儿园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,请幼儿讲述。
4、电话铃响,原来是邀请小朋友去看健康安全图片展(征求小朋友的同意)
幼儿判断图片上安全行为的对与错,并说出原因。
当幼儿讲到玩滑滑梯注意安全时,与幼儿一起唱滑滑梯歌曲,并与幼儿一起出去玩滑滑梯,然后结束。
延伸活动:
①在滑滑梯过程中再次渗透安全教育;
②可将活动中的一些安全知识编排成情景游戏,让幼儿自己比比谁对谁错,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幼儿的安全意识;
③结合阶段安全教育的要求,在教室设置“安全小卫士”评比栏,巩固教育的内容.
④通过亲子活动家园配合,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幼儿和家长的安全意识。
《可怕的火》
活动目标:
1.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,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。
2.引导幼儿燃烧现象,了解火的性质、用途及危害。
3.一但发生火灾,要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和如何自救。
4.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。
5.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活动重点难点:
发生火灾时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
活动准备:
纸、蜡烛、火柴、大中小玻璃杯、电话、湿毛巾、毛巾被等。
活动过程:
一、开始环节:
老师出示一张纸和火柴,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纸被点燃后的情形,注意火焰的颜色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,让幼儿在火附近伸手感受一下,说说自己的感觉。
提问:火还能燃着哪些东西? (布, 木头、汽油、酒精、蜡烛等)
二、基本环节: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,组织幼儿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。
1.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,请幼儿说出火的用途。(烧饭、 取暖、照明等)
2.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? (烧伤皮肤、烧毁财物、房屋、森林等)
3.组织幼儿讨论:
(1)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? (小孩玩火、乱丢火烟头、在禁放区燃放烟花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、地地震、打雷、乱拉乱接电线等)
(2) 怎么样防止火灾发生?
(3)如果发生火灾,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我保护与逃生自救?
A:如果所在房间有电话,赶快打119报警,并说明着火的详细地址,什么街,哪号楼或附近有什么明显标志及单位。
B:室外着火门已发烫里千万不要开门,并用毛巾、衣服或床单塞住门缝,以防浓烟跑进来,如门不是很热也没看到火苗,赶快离开。
C:受到火势威胁时,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、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。穿过浓烟逃生里,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,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。
D:身上着火,千万不要奔跑,可就地打滚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。
E:遇到火灾不可乘坐电梯,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。
F: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,要立即退回室内,用打手电筒、 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,等待救援,不可盲目跳楼。
三、结束环节:逃生演习
老师发出发生火灾信号,幼儿自选逃生办法进行自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