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元阅读
发布时间:2018-06-30   点击:   来源:   作者:陈新

 语言:诗歌《春天》

活动目标:

1、体验春天大自然的美和诗歌的语言美。

2、认识汉字“春天、柳树、池塘、雷雨”等

3、能使用一些优美的词句进行创编。

活动准备:

1、音乐带《春天在哪里》,汉字卡片“春天、柳树、池塘、雷雨”

2、配乐诗朗诵,音乐磁带,录音机。

3、幼儿多次观察过春天的景色,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。

活动过程:

1、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。

播放音乐《春天在哪里》,幼儿边唱边跳进入草地。

2、欣赏配乐朗诵诗歌。

1)教师有表情的朗诵。

提问:诗歌里说春天是什么?春天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?

2)第二次欣赏,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诗歌内容。

分别提问为什么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、会笑的书、会唱的书?

出示汉字卡片“春天、柳树、池塘、雷雨”

3)集体朗诵诗歌

3、幼儿结伴在草地四周边观察边创编。

教师巡回指导,引导幼儿根据原诗歌的创编形式,使用优美词句进行表达,鼓励幼儿大胆想象。

4、请个别幼儿朗诵自己创编的诗歌或词句。

5、将一些好的词句组合成一首优美的诗歌集体朗诵。

活动延伸:

1、鼓励幼儿用绘画方式表达诗歌内容,相互欣赏。

2、利用散步户外观察等活动,引导幼儿继续观察想象春天是什么样的。

3、集体制作一本图画书《春天的故事》。

4、结合动作进行朗诵表演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语言:小蝌蚪找妈妈

活动目标:

1、让幼儿理解,熟悉故事内容,并能看图复述故事。

2、感受妈妈们的热情和关怀。

3、通过故事,让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并认识“青蛙、小蝌蚪、鸭、鱼、乌龟”等汉字。

活动准备:

1、头饰:青蛙 小蝌蚪 乌龟的头饰和汉字卡片。

2、池塘(提供绿色彩带)

3、幼儿操作用图片2

4、教学软件一片、幻灯片、故事录音磁带

活动过程:

一、引导语:小朋友们都见过小蝌蚪吧,现在小蝌蚪长大了,它们要去寻找自己的妈妈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蝌蚪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妈妈的。

二、教师展示幻灯图,引导幼儿谈谈小蝌蚪遇到谁?他们会说些什么?

三、提供材料,让幼儿看图编故事

1、按照图书顺序编故事

2、按照幻灯片顺序编故事对话

3、提供图片,让幼儿在操作板上进行排图讲述

四、集中幼儿,请1~2名幼儿介绍自己编的故事。

五、组织幼儿看VCD,与一起倾听故事。

六、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同时出示对应的汉字卡片

1、蝌蚪为了找妈妈,向谁去打听?

2、小蝌蚪看到鸭妈妈,是怎么询问?故事中的小蝌蚪和妈妈们的对话时都使用了哪些礼貌用语?这有什么好处?

3、动物妈妈们的外型特征有哪些不同?

4、鸭妈妈是怎么描述青蛙的样子的?她说的完整吗?

5、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?你能说说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?有什么本领?

七、集体边看VCD边学习复述故事,重点让幼儿掌握故事中人物的对话,幼儿复述时要启发幼儿通过不同语调\速度\音色和节奏来表现妈妈们的不同形象。(如乌龟妈妈比较憨厚;大白鹅速度较快,嗓门大,表现出热情)

八、小蝌蚪找不到妈妈心情是怎么样的?你如果找不到妈妈会怎么做?

九、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,我们知道了,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,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?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?——组织幼儿看教学课件。

十、分组活动

1、边听故事录音磁带边表演故事

2、看图讲故事

3、看VCD讲故事

我长大以后

一、活动目标

1、激发幼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,发展幼儿想像力。

2、鼓励幼儿努力学习。

3、认识汉字“医生、教师、工人、解放军”等

二、活动准备

()、物质准备 各种职业图片。

()、知识经验准备

1、幼儿了解父母的职业情况。

2、请几位教师扮演各种职业人员。

三、活动过程

()、让幼儿谈谈自己父母的职业,激发幼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。我们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,你知道自己的爸爸、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吗?他们是怎样工作的呢?

()、请扮演各种职业的教师分别讲述自己的工作。

()、抽图片讲述。

每个幼儿抽一张图片,并讲出图片上的人是干什么工作的,他们是怎样工作的。

小结:你们的爸爸、妈妈有的当医生,专门为病人治病、消除痛苦;有的当老师,教给学生许多知识。爸爸、妈妈真能干。

()、启发幼儿说说自己长大以后干什么,鼓励幼儿现在努力学习,只有学到真本领,长大以后才能做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
1、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志向及原因。

出示汉字“医生、教师、工人、解放军”等

2、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实现美好的愿望。

()、我们都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,现在我们的年纪还小,不能去实现那些事情,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?

()、小结,教育幼儿努力学习。

四、让幼儿把自己的愿望和理想画下来。

五、活动评价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讲述活动:动物职业介绍所

活动目标:

1、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特征,想象它们工作,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。

2、鼓励幼儿进行大胆想象,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,发展有的语言能力。

3、培养幼儿乐于助人,帮助别人,体验助人为乐的喜悦之情。

活动准备:动物纸偶、大象胸饰、小红花,和相应的汉字卡片。

活动过程:

1、导入部分。

出示大象纸偶同时也出示汉字卡片。

师:他是谁?听,大象在说什么?(尊敬的各位小动物,你想发挥自己的特长吗?请到大象职业介绍所来!)

咚咚咚!(出示小螃蟹)师:我是小螃蟹,听说大象伯伯开了一个职业介绍所,我想来找一份适合的工作!

大象:您好!小螃蟹,你有什么困难,我来帮助你?

小螃蟹:大象伯伯,我本来是一名粮仓保管员,可我的大螯经常不小心会戳破米袋子,请你帮帮忙,帮我找一份合适的工作,好吗?

师:小朋友,小螃蟹要干什么?对了,小螃蟹要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。那我们来

看一下小螃蟹长得什么样?有什么本领?

猜猜,大象伯伯会为他找一份什么工作?

先想一想再集体讲。

师:刚才,小朋友讲得真不错,那你们想知道大象伯伯到底帮小螃蟹找了一份什么工作吗?

大象:别着急,我来帮助你,你的大螯象把剪刀,裁衣服到挺合适的,你就当个裁剪师吧!

小朋友,大象伯伯是怎么说的?(让幼儿复述大象的话)

2、幼儿自由讲述后集体讲述。

看!还有许多动物听到广告后都想来大象职业介绍所找工作,假如你是大象伯伯你会为他们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?你可以去选一个喜欢的小动物去说说,看看他长得什么样?有哪些本领?

A、幼儿讲述,有目的的倾听。

B、集体讨论。(将纸偶放在椅子下)

现在谁愿意来告诉大家,你帮谁找了工作?为什么帮他找这份工作?

C、请幼儿两讲述。

3、游戏环节。

小朋友真会动脑筋,帮大象伯伯解决了这么大的难题,他请我们到它开的职业介绍所去帮助更多的小动物呢?你们愿意吗?

怎么帮呢?看我和XXX是怎样表演的?

你们想知道我们说了什么吗?请仔细听。

师:谁愿意来表演大象?(分男女表演大象和小动物)

幼儿运用汉字卡片进行表演。

4、讲评。

小动物,觉得大象们帮你们找到的工作满意吗?如果满意,就奖励他们一朵小红花,比一比哪个大象伯伯服务得最好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故事:烟斗萨克斯

活动目标

1、体会互相帮助、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

2、理解故事内容,感知故事中的小老鼠聪明和善良,丰富词:烟雾、呛、奏、美妙。

3、知道吸烟有害于健康,污染空气,音乐使人精神愉快

重点难点

•重点:知道吸烟有害于人体健康,污染空气,而音乐能使人精神愉快。

•难点:理解老爷爷生病及病好的原因。

活动准备

掌握初浅的环保知识。

教具——图片3(见浙江版教材的陪同图片);磁带、录音机

活动过程

一、引出课题,出示萨克斯管

这是什么?有什么用?(教师简单地进行吹奏)

二、教师讲述故事一遍

1、这只烟斗是谁做的?

2、小老鼠为什么要把老爷爷的烟斗做成萨克斯管?

3、老爷爷的病是怎么好的?

三、逐幅出示图片,讲述故事第二遍

1、出示图31,提问:

小老鼠怎么样了?为什么会这样?(丰富词:呛、烟雾)

2、出示图32,提问:

老爷爷是怎么生病的?小老鼠在干什么?

四、讨论:

如果你是这只小老鼠,也有这么一个烟斗,你会把它变成什么?

五、听录音机里演奏的萨克斯音乐,感受美妙的旋律给人带来愉快的心情。

活动延伸

留意周围吸烟的大人,提醒他们不要吸烟,不要污染环境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毕业诗(语言)

活动目标:

1、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,激发幼儿对老师、幼儿园的留恋之情。

2、培养幼儿的记忆力、口语表达能力。

3、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,初步学习朗诵。

4、丰富词汇:毕业

活动准备:物质——录音机、自录诗歌磁带;幼儿园园景图片,电脑、电视。

知识——回忆在园生活学习的情景

活动方式:集体

重难点分析:重点——引导幼儿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,初步学习朗诵。

难点——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导入谈话:你准备去哪个学校上学?

二、展开

1、师:你在小学会做些什么呢?请小朋友听老师朗诵一首诗歌,名字叫《毕业诗》。

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的第一段。

师:再过几天,小朋友就要进小学,做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,坐在明亮的教室里,读书、写字多么神气!

2、回忆在幼儿园的三年中,能说一说对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吗?出示幼儿园园景的图片,小朋友游戏的图片等,提示幼儿可以说一说:A、在上幼儿园时不会做的事上幼儿园以后学会了。

B、在幼儿园最快乐的事。

3、我们一起听一听诗歌中是怎么说的?

欣赏诗歌的第二段。

刚才诗歌中说的和你想的一样吗?

师:小朋友刚来幼儿园的时候什么也不会,现在呢学会了自己上厕所、洗手、吃饭、唱歌、画画、跳舞、讲故事,有的小朋友还参加了美术比赛、故事大王比赛、跳舞。还荣获到了各种奖励。

4、你们获得的成绩和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,那你想给老师说些什么呢?

引导幼儿大胆说自己的心里话。

欣赏诗歌的第三段。

5、我们一起完整地欣赏一遍诗歌《毕业诗》

可让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。

三、结束

集体唱歌曲《老师再见了》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语言活动:三点水

一、教学目标:

1)教幼儿认读汉字:海、浪、洗、澡、汗、泪、汁、泳。

2)使幼儿知道以“ミ”为偏旁的汉字均与水有关,并组词。

3)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。

二、教学准备:

1)标有海浪、游泳、洗澡、流汗、流眼泪、橙汁等汉字的幻灯片。

2)幼儿人手一套操作卡片。

三、教学过程:

幼儿看幻灯片认读汉字 。教师把标有汉字的幻灯片投影到荧幕上请幼儿观察画面旁边的汉字。教师提问:这些字表示什么意思?与画面有什么关系?请幼儿认读每张画面旁边的字。请认识这几个汉字的幼儿到黑板前带领其他幼儿认读,并介绍自己结合图片认字的经验。

教师和幼儿一起认读汉字。

①教师带领幼儿认读汉字,在认读过程中,教师注意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发音,认读两遍后,教师手指汉字,让幼儿集体认读。

②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这些汉字的结构特征,提问:

A、这些汉字有什么共同之处?(引导幼儿说出这些汉字都有一个三点水的偏旁,每个字的构成都与水有关。)

B、这些汉字的结构是怎样的?(教师帮助幼儿分析字的结构,引导幼儿说出这些字是左右结构。)

C、教师请幼儿想一想,还有哪些字与水有关,讲出一些带“ミ”旁的字。 围绕认读内容开展活动 ,老师告诉幼儿,中国的汉字很有趣,每一个字都表示一个意思。如果把一个字和另一个字组合在一起,就变成了一个词,意思就变了。今天就请小朋友玩一个组字的游戏,看谁能把这些字和别的字连在一起,组成一个新字。先请个别幼儿组词,然后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“拼板儿组词游戏”。

归纳认读内容:“认字竟赛”,采用小组抢答形式,帮助幼儿复习认读内容,老师举图片,幼儿要念出相应的汉字,老师念汉字,幼儿要举相应的图片。看哪一组的幼儿先摇小玲,就请这组的幼儿回答认读内容,答得快、准、多的小组为优胜组,教师发给他们每人一个奖牌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语言:小猫钓鱼

一、活动目标:

幼儿欣赏故事,并表演故事,初步理解故事中蕴含道理。

二、活动准备:

1、磁带,排练好表演游戏小猫钓鱼布置好表演的场景。

2、汉字卡:鱼、猫、蝴蝶、蜒、贴绒教具、头饰。

三、活动过程:

1、组织幼儿欣赏故事表演小猫钓鱼

重点:让幼儿学会做一名文明观众。

2、观看后提问:这个表演好看吗?谁知道它的名字?(边复习认读小猫钓鱼的汉字)。这个故事里面都有谁!我们一起把它们都叫出来吗!(随着音乐节拍小动物们上场)。

3、以小动物在故事中出现的顺序认读汉字:鱼、猫、蝴蝶、蜻蜒。

4、幼儿学表演故事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语言活动:桃树下的小白兔

一、活动目标:

1、欣赏故事,感受故事的美。

2、知道自己有好的东西要想到他人,尝试与他人分享快乐。

3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。

4、认识汉字:桃树、小白兔。

二、活动准备:

1、观察、认识过桃花,知道桃花的主要特征。

2、故事磁带、图片、装有桃花瓣的信封。

3、汉字卡片:桃树、小白兔

三、活动过程:

1、巩固对桃树、桃花的认识。

1)我们认识了春天里美丽的桃树,为什么说桃树很美呢?

小结:桃树开着粉红色的花,十分美丽,远远看上去像一粉红色的云。桃花很香。

下面我们就来听一个在美丽的桃树下发生的故事,故事的名字叫《桃树下的小白兔》。

2、故事欣赏。

1)看图片倾听故事。

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?说了一件什么事情?

2)再次倾听故事,理解故事,感受故事的美。

小兔子住的地方美吗?美在什么地方呢?小兔子捡起桃花瓣想到了谁?

它为什么要把花瓣寄给它的好朋友?(引导幼儿说出小白兔很会关心朋友,自己有好的东西就会想到别恩,让小朋友与自己一起分享快乐。)有哪些朋友收到了小白兔寄来的花瓣?他们把花瓣当做了什么?

(引导幼儿讨论:如果老山羊把花瓣当船,蚂蚁把花瓣当书签,行不行?为什么?小结:小花瓣对不同大小的动物有不同的用途。)

3、迁移经验。

出示装有桃花瓣的信封,引起幼儿的好奇心。

提问:今天老师也收到小白兔给我们寄来的信,你们猜猜里面会是什么?你想用小白兔寄来的桃花瓣做什么?

4、延伸。

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花瓣制作小物件相互赠送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语言活动:风在哪里

一、活动目标

1、幼儿初步理解诗歌。

2、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。

3、幼儿能在同伴面前大胆表现自己。

二、活动准备:

1、汉字卡片:风、家。

2、课前组织幼儿到室外感受风、寻找风。

3、了解风的相关知识。

4、幼儿表演道具、操作材料。

三、活动过程:

(一)、激发回忆,导入活动。

师:孩子们,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,可是,风儿(出示风娃娃)也想有个家,瞧,风儿多难过呀!它的家在哪里呢?

上次,我们一起到户外去找风的,还记得,你在哪里找到了风?(二)、利用课件欣赏理解诗歌。

1、完整欣赏诗歌。

师: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诗歌《风儿也想有个家》。(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)小娃娃,有妈妈,/风儿也想有个家。/到河边找,小河起浪花;/到树林找,树叶沙沙响;/到草地找,小草头低下……/找到啦,找到啦!/到处都是风的家。

喜欢这首诗歌吗?诗歌的名字目叫什么?

2、观看课件,理解诗歌内容。

师:风儿在哪些地方找到了家?为什么风儿河边找,小河起浪花?为什么风儿到树林找,树叶沙沙响?为什么到草地找,小草头低下?

3、讨论:为什么说到处都是风儿的家?(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)。

4、再次完整欣赏诗歌,尝试用动作表现出来。

5、体验情感。

师:风儿没有找到家时心情怎么样?

风儿找家的时候心情怎么样?

风儿找到家的时候心情怎么样?

6、尝试以悲伤——焦急——开心的情感变化边做动作边朗诵诗歌。

(三)、尝试仿编诗歌。

师:上次,我们还为风在哪里找到了家呢?谁能用诗歌里的语言把你为风找到的家编进诗歌里去。(幼儿讨论,尝试仿编,交流)

(四)、表演诗歌。

师:让我们把风儿找家表演出来吧!

延伸活动:

1、表演诗歌。

2、绘画:我为风儿找新家。

 

美术活动:美丽的房子

一、教学目标:

1、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楼房,感知房子有高有低;有尖有圆等不同的形状。

2、让孩子学习如何观察事物顺序的方法。

3、激发幼儿对拼贴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。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。

二、教学准备:

1、不同形状、大小和颜色的各种图形的蜡光纸若干。胶水、白纸人手一份。各种不同楼房的课件。

2、汉字卡片:房子、小熊。

三、教学过程:

1、教师出示小熊(汉字):今天森林里的小熊来到我们的城市,它没有家不知道位在哪?王老师帮它找到了几幢房子(汉字),你们帮它一起来选择,好吗?让幼儿观察楼房,并告诉小熊房子是怎样的?

教师出示图一:你们看,这是什么?你觉得它是什么样的?(让幼儿自由讨论)。教师引导幼儿由上下、左右、前后等方位去观察楼房的形状。最后小结:这些房子是一排排的;矮矮的;房顶都是三角形的等特征。

教师出示图二:你们看,这是什么?你觉得它是什么样的?(让幼儿自由讨论)。教师引导幼儿由上下、左右、前后等方位去观察楼房的形状。最后小结:这些房子前后、左右的高矮不同,房顶的形状也不一样。这是高楼大厦。

教师出示图三:你们看,这是什么?你觉得它是什么样的?(让幼儿自由讨论)。教师引导幼儿由上下、左右、前后等方位去观察楼房的形状。最后小结:这是独立的它是什么样的?(让幼儿自由讨论)。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它的房顶与第一层与其它的房子有何不同。

教师出示图五:你们看,这是什么?你觉得它是什么样的?(让幼儿自由讨论)。引导幼儿观察特别的建筑与房子的区别,说出自己心中认为最漂亮的房子是怎样的?

2、教师出示不同大小、形状、颜色的图形提问:谁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你认为最漂亮的房子。鼓励幼儿大胆开展想象。

教师请幼儿上来拼贴,并说说自己拼了一间什么房子。

3、幼儿操作,教师巡回指导。

教师巡视时及时表扬有进步和有创意的幼儿,并激发其他幼儿的积极性。

4、展示幼儿作品,教师进行综合评价。

让幼儿把作品贴在后面的墙上,展示幼儿的作品并邀请家长一起来欣赏,相互交流

 

 

 

 

大班语言:送你一把伞

一、活动目标:

1、引导幼儿欣赏童话故事,理解作品中人物的伤心、快乐的不同的情感。

2、使幼儿懂得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快乐的。

3、学习作品中的对话:“大象,我的小花伞借给你,给你的挡挡雨”。

二、教学准备:

1、配套图片及汉字:小猴、象、熊、乌龟、兔子、大树、伞若干。

2、实物小伞一把 伤心与高兴的表情图 动物头饰若干。

三、教学过程:

(一)、出示实物伞,引入课题。

提问:这是什么?什么时候要用伞?你们喜欢下雨天撑着伞在雨地里走来走去吗?可是有一只小动物一点也不喜欢下雨天,这是为什么呢?我们一起来听一听。

(二)、欣赏童话,教师演示教具。

提问:大象以前喜欢雨天吗?为什么?为什么大象没有伞?下雨了,大象不愿呆在家里,可是没有伞怎么办?小动物看见了是怎么说的?

幼儿练习对话,表现出小动物的热情及大象烦恼的语调。提问:大象用朋友的伞了吗? 后来为什么又用了,大象那么大,这些小动物的伞肯定不够,他们想出了什么办法呢?后来大象还讨厌下雨天吗?

(三)、再次欣赏故事,感受伤心和快乐的不同情感。

1、欣赏童话,带问题去听:大象没伞时的心情及有了大树伞后大象又是什么样的心情?

提问:下雨天,大象没伞时,心里感觉怎么样?是什么样的表情呢?(出示表情图,幼儿模仿) 在平时遇到什么事情会让你伤心难过?

2、大象有了大树伞心情是什么样的?送伞的小动物心情是怎样的/为什么高兴?(出示表情图 模仿)平时你遇到过什么高兴的事?让幼儿知道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快乐的。

(四)、师生共同戴头饰表演,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语言活动:有趣的“木”

一、活动目标:

1、学会根据画面的实物,初步认读汉字“床、树、桌、椅、林、森”等。

2、探索并认识常见的字旁的汉字,知道字边旁的汉字与有关。

3、积极参与用身体变换汉字的活动,产生对识字活动的兴趣。

二、活动准备:

1、幼儿用书人手一册,笔人手一支。

2、一段木头,汉字卡片木、林、森

三、活动过程 

(一)、出示一段木头,引导幼儿尝试探索汉字。建议教师这样引导:

1、这是什么?(木头)

2、在黑板上写汉字,启发幼儿认一认,读一读汉字。

3、我们知道“”旁的汉字与手有关,字旁的汉字与有关,那么字旁的汉字与什么有关呢?

(二)、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,认识汉字:木、树、林、森。

1、看图说说:图上有什么?猜一猜,读一读汉字:木、树、林、森。2、重点观察木、林、森,说说它们是由几个木组成的。使幼儿知道:是由一个组成的;林是由两个组成的,森是由三个组成的。

(三)、看图阅读汉字:床、桌、椅、柜、棋、栏杆,找出共同之处,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。

1、看图说说:图上有哪些物品?认一认,读一读旁边的汉字。

2、找一找,这些汉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?

3、想一想,为什么都有字旁?

(四)、运用已有经验,扩展想象,感知各种字旁的汉字。

1、你还见过哪些木制品?哪些字会有字旁呢?

2、观察这些汉字,说说:在汉字的什么地方?带领幼儿用一句简单的话说一说:什么汉字里面有字。

(五)、游戏活动:木、林、森。

1、启发幼儿用身体逐一表示汉字木、林、森,教师观察幼儿用身体摆出的动作,选择个别好的动作幼儿示范表演。

2、游戏开始,教师出示汉字卡片(木、林、森),让幼儿看汉字做动作,拼出相应的汉字。可采用听教师指令进行快速组合拼字活动,从而不断提高幼儿对阅读汉字的兴趣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语言活动:树妈妈的信

一、活动目标:

1、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,感受秋天的明显特征。

2、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图和词语的理解想象出合理的信件内容,并鼓励幼儿大胆在同伴面前讲述,培养幼儿讲述的完整性和连贯性,发展幼儿的想象力。

3、认读汉字:燕子、狗熊、松鼠、小朋友。

二、活动准备:

1、树叶型的信(给松鼠的、给燕子的、给狗熊的、给小朋友的)。2、空白的树叶型纸,水彩笔。

三、教学过程:

1、提问引题,出示树叶型的信。

提问:这是什么?师:这不光是树叶,还是树妈妈的信。

2、讲述信的内容。秋天到了,天气渐渐凉了,树妈妈写了许多信,都是写给谁的呢?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
1)(出示第一封信的正面)请幼儿根据图与汉字猜出收信人,并认读汉字燕子。提问:这封信是写给谁的呢?

2)(展示信的反面)引导幼儿根据图示想象信的内容。 提问:信上画着什么?你觉得树妈妈想告诉燕子什么事情呢?(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讲述,鼓励幼儿讲的与别人不一样。)

3)以同样方式讲述给松鼠的、给狗熊的、给小朋友的信。

3、完整讲述 教师将幼儿讲述的内容连起来,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。(配合多媒体操作)

4、进一步想象,并用绘画形式记录。

你们觉得树妈妈还会写信给谁?告诉他们什么事情呢? 个别回答——请幼儿将答案记在树叶型的纸上。(引导幼儿根据范例用图画表示。)——根据幼儿创编的信开展同伴间互讲活动。

 

关闭窗口
打印文档
附件:
     
    Copyright? 2003 - 2018 常州市小河幼儿园 版权所有
    电话:0519-83242848  83508781 苏ICP备10201501号-2
    地址: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小河南街头70号